bl双性厨房裸体围裙_一本大道一卡二卡三卡_2019年中文字字幕在线看不卡_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天堂

首頁 | 資訊 | 財經(jīng) | 公益 | 彩店 | 奇聞 | 速遞 | 前瞻 | 提點 | 網(wǎng)站相關(guān) | 科技 | 熱點 |
【熱聞】記憶|楊文利:印象汪曾祺

發(fā)稿時間:2022-08-10 15:56:27 來源: 騰訊網(wǎng)

與汪曾祺先生廝熟了,常去蒲黃榆汪宅叩門拜訪,在那張半舊的三人沙發(fā)上并坐閑談,如此者數(shù)年。迨至他遷居虎坊路,我每次造訪邵燕祥、劉湛秋兩位老師,必順道到他府中閑坐一回。汪先生是一個率真的人,性情也很隨和,而又健談,而又喜歡雜覽,而又廣交游,聽他談天說地道古論今,真乃賞心樂事。


(資料圖片)

汪曾祺先生贈給作者的字

一日在汪先生寓處煮茗清談,從客廳墻上的荷花圖談到昆明翠湖的水浮蓮,從水浮蓮談到昆明的花,最后,話題轉(zhuǎn)到云南茶花。汪先生極口稱贊道,云南山茶甲天下,大理茶花冠云南。他當(dāng)年在昆明一寺廟見過一株茶花,樹高丈余,花大盈寸,開至三百余朵,甚為壯觀。說到這里,便頓住了,用食指敲敲額角,嘴里自言自語道:“那個寺廟叫什么來著?”我記起《清稗類鈔》有一段記載,謂昆明歸化寺植有一株茶花,名曰獅子頭,為滇中第一。汪先生聽了,拍掌大笑道:“對,對,是歸化寺?!?/p>

贊嘆了一會兒,由獅子頭談到茶花品種。汪先生掰著指頭列舉:紫袍、恨天高、童子面、牡丹茶、大瑪瑙、松子鱗,滔滔汩汩,一口氣說了十多個。在他端起茶杯喝茶的當(dāng)兒,我趁機說道:“金庸在《天龍八部》中,對茶花有一段極精彩的描寫?!?/p>

汪先生眼睛一亮,忽然來了興趣。我隨即把大理國鎮(zhèn)南王段正淳如何生性風(fēng)流,見一個愛一個,情人李青蘿如何為段所棄,嫁入姑蘇王家,筑曼陀山莊,嗜茶花如命,不惜重資,廣為栽種,一一說與他知。聽到“曼陀山莊”四個字,他眼珠一轉(zhuǎn),若有所思地說:“茶花又名曼陀羅花,故取名為曼陀山莊?!?/p>

我繼之說到段正淳之子段譽誤入曼陀山莊,與王夫人有一段對話。金庸借段譽之口,將茶花品種一一道來:紅裝素裹、抓破美人臉、落第秀才、十八學(xué)士、十三太保、八仙過海、七仙女、風(fēng)塵三俠、二喬、滿月、眼兒媚、倚欄嬌,共十幾種之多。汪先生饒有興味地聽著,點頭笑道:“一點也不錯,我見過一本《云南山茶花》畫冊,里面有這些名字。”

又一日,歡談之際,不知怎么說起了高郵湖的茭白。汪先生告訴我,清代揚州鹽商童岳薦所撰烹飪書《調(diào)鼎集》,述茭白烹調(diào)之法,有拌茭白、茭白燒肉、炒茭白、茭白酥、茭白脯、糟茭白、醬茭白、糖醋茭白和醬油浸茭白,計九道菜式。他抿了一口茶,咂著嘴說:“若論鮮美,都比不上昂嗤魚燒茭白?!?/p>

我的家鄉(xiāng)也產(chǎn)茭白,俗名高筍,昂嗤魚這個名字倒是頭一次聽說。汪先生端起茶杯復(fù)又放下:“此魚頭扁嘴闊,口角有須,背黃腹白,有褐色斑紋?!币娢乙荒樏H唬恢?,又接著說道:“背上有一根硬刺,若捏住硬刺,便‘昂嗤昂嗤’地叫?!蔽衣犃诉@話,不覺恍然大悟,原來是黃顙魚,吾鄉(xiāng)呼為黃鴨叫,因其叫聲酷似鴨子。乃相與一笑。

正談得起勁,汪先生眉頭一蹙,笑容漸漸斂起,一言不發(fā),直著眼睛在那里出神,連煙蒂燒到手指都全然不覺,良久乃道:“不嘗此等珍味,已將近五十年了?!闭f完這話,仍是低頭不語,惘惘若有所失。

呆了半晌,重新點燃一支煙,吧嗒吧嗒地吸了幾口,始恢復(fù)常態(tài)。說了幾句閑話,又談起高郵湖的咸鴨蛋。他噴了一口煙,啟顏一笑道:“高郵人吃咸鴨蛋,不像其他地方,切成兩瓣或四瓣,而是敲破空頭,用筷子剜著吃,”一面說,一面用手比畫,“筷子戳下去,‘吱’的一聲,紅油就冒出來了。”他咂嘴若有余味,只覺人生至樂,無逾于此矣。

停了一會,忽然將頭一偏,嘴一撅,慨然嘆道:“我走過不少地方,所食咸鴨蛋多矣,比起高郵咸鴨蛋差遠(yuǎn)了。別的地方的咸鴨蛋,我實在看不上眼。”說到這里,鼻子里哼了一聲,一臉鄙夷不屑。

我知道高郵咸鴨蛋名聞天下,但還是忍不住插嘴道:“敝鄉(xiāng)也出咸鴨蛋,俗稱鹽鴨蛋,分黃泥、鹽水二種,起沙流油,一想起就流口水?!蓖粝壬斫獾乜戳宋乙谎郏^續(xù)說道:“我在北京吃過的咸鴨蛋,蛋黃是淺黃色的,略無紅油,也不松沙,簡直味同嚼蠟。”說罷,嘴角一撇,眼皮一翻,令我想起多年前的那次講座,當(dāng)問及“中文系能不能培養(yǎng)作家”時,汪先生那副大不以為然的神情。

又一日,汪先生適從湖南郴州講學(xué)歸來,興致很好,抽著煙、啜著茶閑談。先談了些路上風(fēng)景,而后談到郴州的風(fēng)物,郴州的東江湖、紫薇花、殺豬粉,由郴州談到幾年前的桃花源之游,以及觀桃花、品擂茶的往事。一說到擂茶,汪先生難掩興奮之情,不禁蹺起拇指,嘖嘖稱贊道:“桃源擂茶,味清香而甘甜,別具風(fēng)味。連飲幾大碗,只覺齒頰留芳,心脾頓爽,乃平生未有之滿足。佐茶的藠頭尤其可口,又酸又甜又辣,滋味之濃,無過于此。我走南闖北,所吃的藠頭,已經(jīng)不少,江西的、湖北的、四川的,都嘗過了,桃源藠頭最合我的胃口?!比松煲庵拢瑫r隔多年猶不能忘。

汪先生對擂制擂茶的用具,長可達(dá)兩米開外、用油茶木制作的擂槌,俗呼為“擂茶棒”“擂茶杵”者,印象甚深。驚訝贊嘆之余,提起《武林舊事》中有一段記載:“擂槌。俗諺云:‘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頭?!匀f家為率,大約每十家日吃擂槌一分,合而計之,則三十丈矣。”

忽而想起桃源人江盈科所撰《雪濤諧史》中有一則笑話,大意云桃源人嗜擂茶,其擂槌長五尺,半年而盡。若以六十歲計算,桃源人吃進(jìn)肚子里的擂茶杵,可蓋三間小房子。汪先生聽罷,拊掌大笑。

又一日,汪先生多喝了一點酒,兩頰微酡。敘了一會閑話,忽然向我眨了眨眼睛,抿嘴一笑道:“我給你寫一幅字吧?!毖援?,掐滅了手中的煙,站起來便往書房走。我聞言大喜,也跟了進(jìn)去。這是我第一次參觀他的書齋,房間甚逼仄,只有一桌、一椅、一床、一沙發(fā),還有一排書柜。書桌十分凌亂,雜陳的書籍雜志堆積如山。趁著他拂硯伸紙之際,我好奇地朝書柜瞟了一眼。他的庋藏遠(yuǎn)談不上豐富,書柜都沒擺滿。文學(xué)作品不多,只有幾部大部頭如《魯迅全集》《高爾基全集》《契訶夫短篇小說集》。筆記野史之類的書倒不少,有《夢溪筆談》《容齋隨筆》《陶庵夢憶》《閱微草堂筆記》,有的還卷了邊,發(fā)了黃,略有破損。

汪先生鋪好宣紙,左手插在褲兜里,右手執(zhí)筆,略一尋思,援筆立就,以行草寫了一幅三尺中堂:“萬物靜觀皆自得,四時佳興與人同。”龍蛇飛動,一筆到底,頗有仙風(fēng)道骨。書畢,歪著頭欣賞了幾秒鐘,似乎很滿意,落款,鈐印,然后擲筆而出,回到客廳繼續(xù)海闊天空地閑聊。

這副聯(lián)語出自宋儒程顥的《秋日偶成》,寓靜觀萬物、怡然自樂的情趣,頗堪玩味。宋代理學(xué)家講“靜觀”“靜坐”,汪先生極為欣賞。內(nèi)心寧靜,方能享受自適之樂。以汪先生的恬淡、平和,在我看來,理應(yīng)壽享遐齡。誰知世事難料,幾個月不見,忽然聽到他遽歸道山的消息,為黯然者久之。

汪先生的字,已裝裱成軸,配上鏡框,懸于壁間,晨夕相對。見字如見人,往昔談笑教誨,一一如在目前。這位可愛有趣的老頭兒,可親可敬的溫厚長者,一直在這里。(楊文利)

標(biāo)簽: 記憶|楊文利印象汪曾祺

責(zé)任編輯:mb01

網(wǎng)站首頁 | 關(guān)于我們 | 免責(zé)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

 

Copyright @ 1999-2017 m.gaoerwen.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-23

聯(lián)系郵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