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双性厨房裸体围裙_一本大道一卡二卡三卡_2019年中文字字幕在线看不卡_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天堂

首頁 | 資訊 | 財經(jīng) | 公益 | 彩店 | 奇聞 | 速遞 | 前瞻 | 提點 | 網(wǎng)站相關(guān) | 科技 | 熱點 | 關(guān)注 |
再讀《宋史》:原來“古代的偶像”蘇軾也有偶像

發(fā)稿時間:2023-03-13 18:10:02 來源: 北京日報

古往今來,似乎沒有一位文人像蘇軾這樣經(jīng)常被人提起,儼然是“古代的偶像”——吃有東坡肉、喝有東坡酒、戴有東坡巾、穿有東坡衣、坐有東坡椅、詩書有東坡體、觀賞有東坡竹……

不少人在研究蘇軾時或側(cè)重其博學,或側(cè)重其多才,或側(cè)重其趣味,或側(cè)重其達觀,不一而足。但無論以什么作為切入點,《宋史》都是重要的研究資料之一——這部由元末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的史書,在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,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(tǒng)、最全面,具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。


【資料圖】

我注意到,《宋史》列傳細分為“道學”“儒林”“文苑”等門類,劃歸“道學”的有周敦頤、程顥、程頤、張載、朱熹等,劃歸“儒林”的有劉子翚、呂祖謙、陸九齡、陸九淵、葉適等,劃歸“文苑”的有梅堯臣、黃庭堅、秦少游、陳師道等。我感覺蘇軾應當屬于“文苑”中人,可在元代史學家的眼中卻不是這樣——蘇軾竟然與包拯、王安石、司馬光、岳飛等名臣排在同一序列。

《宋史·蘇軾列傳》開篇說的是蘇軾年少時其母程氏親自教他讀書,聽到古今成敗,他常能領(lǐng)會其要。一日讀到《范滂傳》,程氏慨然長嘆,蘇軾便問她:“如果我成為像范滂那樣的人,您同意嗎?”程氏反問道:“你能像范滂,我就不能像范滂的母親嗎?”

范滂是東漢人,“少厲清節(jié),為州里所服”,在建寧二年(169年)第二次黨錮之禍時入獄?!逗鬂h書》記載,范滂勸慰前來與他訣別的母親,說自己追隨先父而去,算得上死得其所,希望您不要因此而再添悲傷。范母對兒子說:“汝今得與李、杜齊名,死亦何恨!”如今你能與李膺、杜密這樣的大賢臣齊名,死了有好什么遺憾的!

或許在《宋史》的著述者看來,蘇軾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宗師,與年少時受到范滂的影響關(guān)系密切,范滂稱得上是蘇軾的“偶像”。我相信古代史學家作論肯定是有依據(jù)的。元祐八年(1093年)冬,暮年的蘇軾在給朋友的一首詩中寫道:“左援公孝右孟博,我居其間嘯且諾?!弊笫掷瘯y(字公孝,東漢末棘陽人),右手拉著范滂(字孟博),我在二人之間盡可坐嘯畫諾。南宋詩人陳造有七言絕句《東坡二首》欲概括蘇軾,其一特意述及這段佳話:“五載詩鳴臥雪堂,暮年長嘯走南荒。當時戲彩慈親側(cè),豈復陳編羨范滂?!?/p>

蘇軾一出道便以詩文著稱,自謂“作文如行云流水,初無定質(zhì),但常行于所當行,止于所不可不止”——寫文章就像行云流水,本沒有一定之規(guī),該行則行,該停則停。話里話外無不透著自信與得意。宋神宗喜愛蘇軾的文章,閱讀時甚至連用膳都會忘記,屢屢稱贊他為“天下奇才”。不過蘇軾因《湖州謝上表》獲罪,也與詩文有關(guān)。后世評價他:“器識之閎偉,議論之卓犖,文章之雄雋,政事之精明,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之主,而以邁往之氣輔之。故意之所向,言足以達其有猷,行足以遂其有為。至于禍患之來,節(jié)義足以固其有守,皆志與氣所為也?!边@等大才遭逢禍患時,其節(jié)義足以堅守他的品德,這都是“志”和“氣”的作用啊。我想,倘若范滂有知,會不會覺得是他在起作用?

經(jīng)常有人感嘆,既然宋仁宗和宋英宗都賞識蘇軾,認為他有宰相之才,但凡蘇軾收斂一下鋒芒,不那么“行云流水”,或許就不會經(jīng)歷如此多的波折了。當然也有人反駁,假如蘇軾不堅守自我,那還是蘇軾嗎?還會有今天的東坡肉、東坡酒嗎?這個問題,我覺得用蘇軾的那首《自題金山畫像》來回答最好: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問汝平生功業(yè),黃州惠州儋州?!薄盎夷尽薄安幌抵邸睆摹肚f子》而來,固然有字面的那層意思,更多流露的卻是自由自在、波瀾不驚的人生境界,其中不見理學家的說教、不見大儒的刻板、不見文人的哀怨——任世間變化萬千,我就是我。

(原標題:再讀《宋史》:原來“古代的偶像”蘇軾也有偶像)

來源:北京晚報 | 作者 李之柔

流程編輯:u027

版權(quán)說明: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(wǎng)站上的文字、圖片、圖表、漫畫、視頻等內(nèi)容。

未經(jīng)許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網(wǎng)站著作權(quán)及相關(guān)權(quán)益的行為,本網(wǎng)站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如遇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在相關(guān)文章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(nèi)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。

聯(lián)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標簽:

責任編輯:mb01

網(wǎng)站首頁 | 關(guān)于我們 | 免責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

生活晚報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

Copyright @ 1999-2017 m.gaoerwen.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-23

聯(lián)系郵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