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交融匯聚——新疆精品歷史文物展”在國家博物館開幕。作為絲路重要廊道,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、多宗教、多文化的融會之地。在數(shù)千年的交融歷史中,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共同鑄就了多元一體、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。古老的絲綢之路上,不同的面孔與故事,都是那樣鮮活。
應馱白練到安西
“無數(shù)鈴聲遙過磧,應馱白練到安西?!苯z路上駝鈴聲聲,牽駝人是隊伍的靈魂。風暴、流沙、強盜……旅途中的艱險總是讓人猝不及防,牽駝人必須要有勇氣,也要有樂觀的心態(tài),才能夠躍過茫茫沙漠。
(相關資料圖)
展覽中就有一件彩繪駝夫俑。他大眼濃眉,身穿翻領長袍,頭戴白色尖頂氈帽,抬起的雙手攥緊,好像正握著駝繩。而他身后,似乎有長長的駝隊正從虛空中向我們走來。
彩繪駝夫俑·唐代 1973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。王一攝
這大概就是當時絲路上一位最常見的駝夫形象了,無論是面貌,還是衣著,他都是一副胡人打扮。這件木俑雕刻得不算繁復,細節(jié)卻很動人。例如白色氈帽的帽檐外翻,露出了暗紅色的帽里,氈帽側面還繪制有紅色四出菱紋圖案。胸前左側衣領外翻,紅色襯里上面還點綴有細碎的花紋,像是印染而成。
這件彩繪駝夫俑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,這兒還出土過另一件同款的駝夫俑,后者近幾年來常常出現(xiàn)在各個新疆文物展上,如國博的“萬里同風”,賽克勒的“千山共色”。
彩繪駝夫俑(局部)唐代 吐魯番阿斯塔那206號墓出土。 鞠驍攝
兩者之間除了長袍顏色不同外,形態(tài)姿勢幾乎完全相同,后者出土于唐代高昌國左衛(wèi)大將軍張雄與妻子的合葬墓。國博這次展出的這件只注明為1973年出土,具體墓葬標號未知,或許也是出土于206號墓,或許為另一座墓葬中的隨葬品。這也表明當時這種木俑應該是批量化制作的。
仔細觀察還能夠發(fā)現(xiàn)一處不同,那就是翻領內襯的花紋,206號墓木俑的內襯上能看到具象的樹木和蜜蜂,而國博展出的這件只有抽象的點花飾。
武士像與“八字胡”
頭戴尖尖的帽子,是胡人的特色,駝夫俑的帽子就是例證。而這件銅武士像出土后,有人認為他屬于希羅多德曾經(jīng)記載過的塞人的一支“尖頂塞人”。不過后來的學者們認為,武士頭戴的應該不是尖頂帽,而是希臘樣式的頭盔,盔上高高聳起并且向前彎曲的部分,是為了展現(xiàn)長盔纓的樣子。另外他上半身赤裸,下半身著短裙,也是典型的希臘風格。
銅武士俑·戰(zhàn)國1983年新源縣71團漁場墓地出土。
因此,這件出土于伊犁河谷的銅武士像,應該是受到希臘化影響的產(chǎn)物。亞歷山大東征,將希臘文明隨著戰(zhàn)馬鐵蹄,帶到了極東之地。今天中亞地區(qū)也曾經(jīng)建立起多座希臘樣式的城邦,而來自地中海的頭盔樣式,也隨之來到了東方,并且進一步傳到了西域。
從用途上來說,這件銅武士像或許與祭祀有關。它由紅銅合模澆筑而成,呈現(xiàn)跪姿,手中原先應該還握著東西,或許是武器。內部中空,身體傾斜,底部接觸面很小,但是整體卻非常穩(wěn)定,說明當時的匠人不僅塑像技藝精湛,而且對銅像的受力平衡已經(jīng)有了很深的認識。
銅武士像耳邊垂下發(fā)縷,和展出的另一件漢代掛毯上的武士非常相似。掛毯中的武士,面龐中似乎帶有中亞血統(tǒng),但著裝又受到希臘化的影響,也是文明交融的例證。令人稱絕的是,他的形象并非繪制而成,而是使用二十多種顏色的細毛線織出來的。這種通經(jīng)斷緯的織布技法被稱為“緙毛”,源于西域,經(jīng)絲綢之路傳入,后來影響了我國的緙絲工藝。
此件公元一世紀左右的掛毯已經(jīng)不太完整了,它曾經(jīng)被裁成幾塊,做成了一條褲子。后來人們做了復原,才發(fā)現(xiàn)它可能是一件大掛毯的一部分。展出的殘件包括持矛武士的頭部以及上方吹奏雙管的人馬形象。但如果加上其他部分,則可以大概拼湊出武士的身體來,甚至可以看到他腰間還系著大金腰帶。
使用大塊的金子做隨身裝飾,是游牧民族的傳統(tǒng)。昭蘇縣出土的一件金面具,也體現(xiàn)了這一特色。
黃金覆面,是古老又廣泛的喪葬儀式,尤其與游牧民族關系密切。這件金面具就是為墓主人所做,或許也反映了他生前的面貌:方形面龐,有八字髭和絡腮胡子。面具的表情不算愉快,不知是否為表示遺容的緣故。
昭蘇地區(qū)位于天山北麓的草原地帶,也是古代絲路的重要通道之一,曾經(jīng)有多個民族活動于此。而關于這件金面具的主人族屬,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觀點。有人認為是魏晉時期的悅般,有人認為是唐代的西突厥,不過更多的學者認為墓主人是烏孫貴族。而且根據(jù)《漢書》記載,烏孫人形象為寬臉龐,綠眼睛,紅頭發(fā),和面具的外形比較匹配。
鑲嵌紅寶石金面具·北朝1997年昭蘇縣波馬墓地出土。王一攝
出土金面具的土墩墓內有木槨,說明等級很高,面具本身也體現(xiàn)了很高的加工水平。它整體為金片捶擛而成,鼻梁中間還能看到接縫。眉毛、胡須上均有紅色寶石鑲嵌,可惜脫落了一部分。眼睛上的紅色寶石保留完整,使得面具炯炯有神。另外下頜的寶石嵌口周圍,還鑲了一圈細密的金珠。這種焊金珠工藝來自于希臘,經(jīng)由草原,在漢代中期時傳入我國中原地區(qū)。
同樣長著八字胡的,還有一件人首牛頭陶飲器,它出土于和田約特干遺址。在使用時從上方注酒,從下方牛嘴處出酒,和西方的來通杯用法相同。來通杯可以用來代替和模擬犧牲祭祀,也作為飲酒器來使用,并與酒神崇拜結合在一起。因為必須要一飲而盡,故而人們在宴飲時會用它來縱酒狂歡。
人首微笑牛頭陶飲器·唐代 1976年和田市約特干遺址出土。
陜西何家村窖藏中就出土過一件唐代的瑪瑙來通杯,和這件陶飲器相似,都是來通東傳后本地化的體現(xiàn)。
異域風情與漢文化烙印
當然,新疆地區(qū)也不都是滿臉大胡子的西域風情,還有長相迥異的南方人群,例如展品中有一件唐代的彩繪陶昆侖象百戲俑,就展現(xiàn)了一位“黑人”形象。他膚色黝黑,圓頭圓臉,頭發(fā)短而卷曲,眼睛很大,嘴唇厚厚的,上身赤裸,下身穿著露臍橘紅色短褲。這樣的形象確實很像今天的非洲黑人,不過實際上可能另有來源。
《舊唐書·林邑傳》記載:“自林邑(今天越南中部)以南,皆卷發(fā)黑身,通號為昆侖?!闭f的是今天東南亞一帶,也有黑人存在。唐代的達官貴人們將其買到家中,教之以舞蹈。在宴會等場合讓其表演取樂,喚之“昆侖奴”。
今天的東南亞,依舊有酷似非洲黑人的族群存在,名為尼格利陀人。這件陶俑或許就表現(xiàn)了一位來自熱帶的昆侖奴形象,他左腳搭在右腳上,正在持棍舞蹈。(木棍已失,現(xiàn)為修復時添加。)
雖然來自于東南亞一帶,不過名字中卻帶有“昆侖”二字,似乎與西域有關?;蛟S當時的人們并不清楚他們的來歷,只是覺得面貌不同的人都應該來自于西邊,故而以昆侖命名。又一說認為昆侖表示黑色,這些奴隸因膚色黝黑而得名。而昆侖奴的形象,可見于中原的唐代墓葬里,以及唐宋帝陵石刻中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這件“黑人”陶俑,表明了吐魯番地區(qū)與中原乃至東南亞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
除了異域風情外,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文物中,還有很多漢文化風格濃重的隨葬品。自漢代始,吐魯番地區(qū)就已經(jīng)受到中原朝廷的管轄。魏晉以后,或是戍邊,或是躲避戰(zhàn)亂,來自中原的漢族移民源源不斷遷徙至此,成為世居民族。從墓葬中出土的伏羲女媧像,就可以看出當?shù)氐臐h文化烙印。
伏羲女媧作為始祖神,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推崇陰陽的漢代墓葬中,我們今天常??梢栽跐h畫像石上看到他們。不過自漢以后,伏羲女媧形象從中原地區(qū)的墓葬中漸漸消失了,但是在西北地區(qū),卻依舊保留了這一傳統(tǒng)。
阿斯塔那墓地中出土了不少絹制或麻制的伏羲女媧像,大多上寬下窄,呈梯形。這種形狀或許與其使用方式有關:它們或者懸掛在墓室頂部,與棺相對,或者直接覆蓋在棺上,因此裁幅就與木棺外形一致了。
在這些墓畫上,伏羲女媧人首蛇身,雙尾交纏,一手持規(guī)一手持矩,周圍則是日月星辰,這與漢畫像石上的場景幾乎完全一樣。不過到了西域,他們的形象也會漸漸本土化。例如人物的面龐,有的是典型的中原漢人長相,有的則長著絡腮胡子,更有甚者,已經(jīng)完全是胡人樣貌了。
這或許正是絲路上的特色,面孔穿梭如影,族群來了又走,停歇、駐扎、生活、通婚,文化也在碰撞與回響中重疊,悄悄地演變與交融在了一起。
(原標題:絲路上的面孔)
來源:北京晚報 作者 柳貫魚
流程編輯:u028
標簽:
- 絲路上的面孔,“交融匯聚——新疆精品歷史文物展”掠影
- 天籟“八音”——中國的古代樂器
- 賽程過半 中超激烈程度超乎想象
- 公立醫(yī)院一次住院平均花費多少?國家衛(wèi)健委披露最新數(shù)據(jù)
- 視頻丨傳·承大運
- 微軟新專利曝光:觸摸板可當作數(shù)位板使用
- 醒后這8件事不要立即做,對身體沒有好處,很多人都做錯了
- 射手女和巨蟹男不合適的原因
- 玉林狗肉節(jié)愛狗人士(愛狗人士真惡心)
- 假面騎士Geats:禰音再次變身成功,這就是其最終形態(tài)嗎?
- 假面騎士Geats:麻雀哥竟然還活著,難道還要繼續(xù)搞事?
- 7月霸權已定?《僵尸百分百》的制作組實在是太會玩了
- 劇透。比較失望,沒看到想看的。
- 江蘇邳州一垃圾桶內發(fā)現(xiàn)疑似人類頭蓋骨 警方正在組織進一步查證
- 江蘇一垃圾桶發(fā)現(xiàn)頭蓋骨?法醫(yī)正在查證
- 民宿管家從業(yè)者規(guī)模跨越到百萬級 點亮鄉(xiāng)野生活的“魔法師”
- 老人街頭散錢66萬無人要:因其愛妻過世 自感金錢非萬能
- 美媒:神秘買家10億買地與美空軍做鄰居令美當局擔憂
- 新能源ETF(516160)漲2.59%,隆基綠能漲6.83%
- 北部灣財險成為被執(zhí)行人
- 投資失利經(jīng)營不善 ST摩登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遭深交所問詢
- 車輛貶值費法院支持嗎
- 于雯靜個人資料簡介 網(wǎng)紅于雯靜最新動作
- 凌晨3點排隊,一個號開價800!“黃?!泵樯暇W(wǎng)紅餐館
- 國家發(fā)改委主任鄭柵潔再次召開與民營企業(yè)溝通交流機制座談會
- 百公里最美旅游馬道亮相豐寧壩上
- 嚴厲打擊人類輔助生殖非法應用,醫(yī)療機構將落實患者身份識別制度
- 白癜風會出現(xiàn)有什么癥狀?手上有白色斑點是怎么回事?
- 印章店老板私刻公章,現(xiàn)場查獲68枚
- 墨盒加墨水后不出墨怎么辦(墨盒加墨水)